-
马勒:交响乐全集 马勒交响 マーラー:交響曲 全集 DSD 11.2MHz 1bit【M】
专辑介绍(谷歌翻译) 由大师 Eliahu Inbal 和东京都交响乐团于 2012 年 9 月开始创作的 <New Marler Zyklus> 现已作为完整合集提供。推动英巴尔成为世界知名大师的马勒表演。东京都交响乐团以压倒性的技术和合奏进行了令人惊叹的精彩表演。两种电压都引向高潮,号称天下第一的马勒出现了。Inbal = 东京都交响曲终章,走过黄金时代。连一种声音都不能错过的Ma…- 200
- 0
-
马勒: 升F大调第十交响曲 “未完成” (万斯卡 &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Minnesota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10 in F-Sharp Major Unfinished (Completed by D. Cooke) – 2021【Q】【96kHz / 24bit】
专辑介绍 “万斯卡(Vänskä)确保明尼苏达管弦乐团一直以来能够理想地参与到各种高度和深度的演奏中……从令人汗毛竖起的单簧管到后期回归生活中最纯粹的长笛独奏,木管乐器的演奏大放异彩。”— BBC 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2021年4月专辑简介: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的第十交响曲在他去世时还尚未完成,但它对音乐学家和音乐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仿佛一种…- 28
- 0
-
马勒: E小调第七交响曲“夜之歌” (万斯卡 &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Minnesota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7 in E Minor Song of the Night – 2020【Q】【96kHz / 24bit】
专辑介绍 在《第七交响曲》首演时,马勒曾宣称这是他最好的作品。年轻的勋伯格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韦伯恩则认为这部作品是马勒交响曲中他最喜欢的一首。尽管如此,这首作品没有被大众广泛接受,即使是马勒忠实的听众也对这首作品产生了质疑。马勒的《第七交响曲》,因第二、四乐章有“夜曲”的标示而被称为《夜之歌》,这首作品创作于1904-1905年,1908年9月19日由马勒指挥首演。全曲共包括5个乐章。马勒的第七…- 45
- 0
-
马勒:A小调第六交响曲“悲剧” (万斯卡 &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Osmo Vänskä – Mahler Symphony No. 6 in A Minor Tragic – 2018【Q】【96kHz / 24bit】
专辑介绍 马勒《第六交响曲》,a小调,作于1904-1906年,1906年5月27日在艾森首演,指挥是马勒自己。这是一部充满悲伤与阴郁的作品。马勒的一位朋友听过此曲后曾问马勒:“像你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为什么写出这样辛酸阴沉的作品?”马勒答道:“我一生所忍受的不如意的遭遇,都集中了这部作品里。”因此,这部作品又叫《悲剧交响曲》,但马勒本身创作时并没有为这首交响号曲冠以任何标题。指挥家简介:奥斯莫…- 79
- 0
-
马勒:第五交响曲 (万斯卡 &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Minnesota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5 – 2017【Q】【96kHz / 24bit】
专辑介绍 作为一个团队,OsmoVänskä和他的明尼苏达管弦乐队于2004年开始与BIS合作。他们启动贝多芬交响乐周期,让全世界的评论家刮目相看:“一个现代版的参考”是ClassicsToday.com的结论,而留声机描述它是“为今天的世界重新塑造的贝多芬”。十二年后,在西贝柳斯交响乐团的明尼苏达-文斯卡循环中发行了第三张也是最后一张唱片,其中个别唱片获得了诸如2014年格莱美奖(第一和第四交响…- 70
- 0
-
马勒: 第四交响曲 (万斯卡 &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Osmo Vänskä – Mahler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 2019【Q】【96kHz / 24bit】
专辑介绍 在古斯塔夫·马勒的前四部交响曲中,许多主题都源自他自己为民间诗歌集《少年魔法号角(Des Knaben Wunderhorn)》谱的曲子。例如,第四交响曲是围绕着一首歌而创作的,这首歌是马勒在大约八年前,即1892年创作的《天命(Das himmlische Leben)》。这首歌展现了一个孩子对天堂的憧憬,贯穿于前三个乐章。在第四乐章中,出现了“Sehr behaglich”(非常舒适…- 35
- 0
-
马勒: 第二交响曲“复活” (万斯卡 &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Minnesota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 2019【Q】【96kHz / 24bit】
专辑介绍 马勒第二交响曲,又名《复活》交响曲,创作费时六年,到1894年7月25日完成。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C小调,指示“专心认真,而且要有庄严的表现”,扩大的奏鸣曲式,题名为“葬礼”。 第二乐章,中庸的快板,降A大调,指示“极为轻松地,绝不可急躁”。马勒将这乐章当做回忆幸福的往日的间奏曲,表现失败的英雄的爱,是整首交响曲中音乐较为明朗的部份。第三乐章,C小调,缓缓流动的动态,三段体的谐谑曲…- 42
- 0
-
马勒: D大调第一交响曲 “巨人” (万斯卡 &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Minnesota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1 in D Major Titan – 2019【Q】【96kHz / 24bit】
专辑介绍 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开场闪烁着的弦乐让人想起春天的气息,甚至对第一批听众来说预示着一个新的交响曲时代即将到来。很快,这位作曲家就引入了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将成为他的音乐语言的关键组成部分:自然之声(这里是布谷鸟的叫声)与准军国主义的狂热和大提琴中的“高潮艺术”色彩飘荡相结合,仿佛是为了说明马勒对交响乐的看法。作曲家最初为交响曲给出了“巨人”的副标题,广泛借用了声乐套曲"旅行…- 51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